塑身衣可以幫助產後恢復身材?3寶媽婦產科醫師解答
文字/健康醫療網 記者張慈恩
媽咪從懷孕過程到產後,身心需要適應身體帶來的許多變化與影響。面對產後瘦身問題,已經運動、體重下降,但身型卻無法恢復到理想狀態。三寶媽婦產科蕭詠嫻醫師以親身經驗分享如何回到完美體態!
孕媽咪面對的驚人困擾:漏尿、陰道鬆弛、腰酸背痛、肥胖…有苦說不出
其實身體的奧妙,在於懷孕過程會產生鬆弛素,幫助肌肉、組織、韌帶等轉為彈性與鬆弛;而骨盆腔也會變寬,來適應日益脹大的子宮、胎兒擁有更多的伸展。另外腹直肌因子宮撐大造成彈性纖維斷裂、受損;到了中後期,媽咪為讓走路省力將肚子外挺,造成腰椎前凸。
不論骨盆、肌肉、臟器、骨骼等都出現巨大變化,產後若立刻回歸職場,上班久坐又姿勢不良,回到家照顧寶寶持續久坐、久站或彎腰換尿布洗澡等,不僅腹直肌沒有支撐力,易產生腰酸背痛;產後陰道鬆弛也造成咳嗽、搬重物、久站、大聲說話可能造成漏尿;而肌膚組織鬆弛、骨盆外擴都會失去原有的強度,這些會讓體態更顯得寬胖、生理上感覺老化而越來越沒有自信。
醫師靠這三招找回完美稱羨的體態
那麼產後如何修復呢?除了最天然的餵母乳消耗熱量來減重,亦可從飲食、運動與姿勢調整做起,但別急著給自己壓力,透過產後半年至一年期間,賀爾蒙和新陳代謝速度相對快,可慢慢調整回孕前的健康體態。
- 飲食方式
國健署建議產後的媽咪每天應增加約500卡的熱量,以利修復傷口、泌乳以及哺乳,所以坐月子時應好好休養、補充營養,且產後6週內不建議積極運動。進食順序可調整為:蛋白質、蔬菜、湯品、少量澱粉。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專科醫師也是三寶媽的蕭詠嫻醫師,建議產後每天補充水分和蛋白質,可從水煮蛋、豆腐或是早晨400-500cc的高蛋白飲品著手加上青菜營養,水分則是每隔1-2小時補充,目的是補足母乳提供給寶寶營養,這時絕對不能吃得少,避免便秘。
- 運動方面
蕭詠嫻醫師提出,產後做些瑜伽、皮拉提斯、橋式或核心運動、側平板,慢慢將分離的腹直肌收斂回來。
而自然產的媽咪可於產後1週開始加入緩和運動,剖腹產因為傷口還在,則在產後1個月進行。每次運動持續20分鐘,循序漸進的增加強度,如果平常工作家務繁忙,沒有時間運動的媽咪,可嘗試在餵寶寶時,一邊簡單運動。
- 姿勢調整
除了飲食和運動之外,體態姿勢的調整可靠塑身衣協助,選擇一件功能型塑身衣可讓身形恢復事半功倍,也能適時提醒自己姿勢的矯正。
蕭詠嫻醫師分享,挑選塑身衣時先看剪裁、材質,選擇有螺旋鋼條、H腰線設計以及腹部脂雕的設計,這三點可幫助鬆弛皮膚和臟器的回歸,也能恢復產後因腹直肌撐開而造成的腹部外凸問題,還有因抱寶寶久站、彎腰的腰酸背痛,也能獲得足夠的支撐力而改善。
另外骨盆外擴,能選擇馬鞍處有雙層布料的加壓設計,矯正骨盆錯位、讓其向內緊縮。加上交叉車縫的剪裁,幫助緊實鬆垮的脂肪和橘皮現象。材質方面盡量挑選420丹左右並且擁有涼感醫療級的收脂布,減少穿著塑身衣時的悶熱感。
總體來說,對媽咪產後已經鬆弛無力的肌膚、腹直肌、骨盆問題以及體重的負擔,只要跟著上述好好飲食、適時運動、規律作息和穿配透氣包覆塑型的功能塑身衣,多管齊下終能預見理想體態!